

瀕臨絕種的白鹳在順天灣露面了。這是拆除濕地各處的電線桿後出現的變化。以黑鶴棲息地聞名的順天灣,如今也接納了白鹳,顯示出生態復甦的可能性。
過去,順天灣的濕地各處安裝了用於觀鳥和觀察的電線桿。電線桿妨礙了鳥類的移動路徑,增加了碰撞的風險。掠食者也利用高處觀察獵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順天市開始了大規模的電線桿拆除工程。
經過數十年固定的混凝土電線桿被拔掉,電線被埋入地下。這項工作耗時且費用高昂,但順天市並未停止。隨著電線桿的消失,順天灣的生物多樣性開始增加。白鹳的到訪成為這一變化的例證。
順天市市長盧官圭表示,黑鶴和白鹳共同棲息的順天灣展現了生態城市的面貌。白鹳是往返於東亞的國際性瀕臨絕種物種,只棲息在乾淨的濕地中。這意味著順天灣的濕地環境已經恢復到足以吸引白鹳的程度。
最近參加研討會的其他地區市民表示,將參考順天的案例來制定他們的生態復甦計劃。順天灣模式在國內外受到關注。白鹳棲息地的保護和黑鶴行為模式的研究等多方面的努力仍在繼續。
從拆除電線桿這一小小的實踐開始的順天灣變化,仍在持續進行中。隨著濕地的恢復,瀕臨絕種的物種回來了,這又促進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
![[集中企劃] 2026年世界森林火災日曆,直視燒焦的未來](https://d24bce28qlqe1z.cloudfront.net/?url=https%3A%2F%2Fpango-lingo-production-assetsbucket-znkeowoc.s3.amazonaws.com%2Farticle-images%2F2025-10-01%2F5be639f5-d684-4605-acb1-e0127c554e7c.png%3Fv%3D2&w=1920&q=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