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请尝试输入以便快速搜索。
⌘K 快速打开 Enter 搜索 ESC 关闭

行走與治癒的腦科學,正念行走的效果

입력 2025/11/13 下午4:41:00

從DMN的平靜到減壓,腦科學證明的行走冥想的力量

正念行走
正念行走

在數位疲勞和慢性壓力已成為日常的時代,心理健康問題不再僅僅是個人的領域。根據2024年國民心理健康知識與態度調查,40.2%的成年人經歷了持續數天的憂鬱感,而抱怨嚴重壓力的人數達到46.3%。在複雜的治療方法中迷失的人們,腦科學意外地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正念行走。

行走改變大腦的機制

正念行走是一種在行走過程中專注於呼吸、腳底感覺和周圍聲音的冥想方法。這種方法由腦部訓練師推薦,能直接引起大腦特定區域的變化。

我們的大腦在什麼都不做的時候會激活基本模式網絡(DMN)。這個由美國華盛頓大學的馬庫斯·雷克爾教授團隊於2001年發現的網絡,耗費能量在後悔過去和擔心未來上,過度的活動會加劇焦慮和憂鬱。正念冥想被認為能平息這個DMN的過度活動。

哈佛醫學院和麻省總醫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參加為期8週的正念基礎減壓計劃(MBSR)的參與者海馬體的體積增加,杏仁核的活動減少。海馬體在學習和記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杏仁核則是調節壓力和焦慮反應的大腦區域。這些大腦的變化導致了注意力的提高、情緒調節能力的增強,以及整體心理健康的恢復。

大腦減壓
大腦減壓

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的相遇

正念行走並不是現代腦科學的唯一發現。佛教的經行、朝聖之路的行走以及西方的森林浴,早已通過行走實踐治癒。行走的行為本身就給大腦提供了有節奏的刺激,穩定腦波,並提高對當下的覺察。

在自然中行走尤其有效。研究表明,在自然環境中行走比在城市環境中更能平息前額葉的過度活動,並恢復基本模式網絡的平衡。與自然接觸超過20分鐘的人,認知疲勞顯著減少。

日常實踐,持續的治癒

正念行走最大的優點是可實踐性。無需特殊設備或費用,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在國外,這已經被積極引入企業福利計劃、學校情緒教育和醫療輔助治療方法中。

開始很簡單。放下智能手機,慢慢走5分鐘。注意腳底接觸地面的感覺、風的溫度和周圍的聲音。如果有想法浮現,無需評判,然後再回到當下。

這個小習慣將改變大腦的結構,成為找回內心平靜的旅程的開始。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感受此時此地的平靜,這就是正念行走所帶來的恢復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