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请尝试输入以便快速搜索。
⌘K 快速打开 Enter 搜索 ESC 关闭

重新發現「藍碳」,海洋生態系統成為碳中和的關鍵

입력 2025/10/16 上午8:30:00

碳吸收速度比陸地森林快50倍……透過國際標準化展翅高飛

紅樹林 ⓒ Breach Journal
紅樹林 ⓒ Breach Journal

超越陸地森林,現在海洋正受到關注,成為強大的碳吸收源。「藍碳(Blue Carbon)」作為應對氣候危機的核心策略,全球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復甦項目正蓬勃發展。

藍碳是指紅樹林、鹽沼(含鹽的濕地)、海草床等沿海及海洋生態系統所吸收和儲存的碳。

藍碳的潛力超乎想像。專家估計,藍碳生態系統的碳吸收速度比陸地森林快最多50倍。

此外,陸地生態系統主要將碳儲存在樹木本身,而藍碳生態系統則能在數千年內將碳深埋於土壤中,實現永久隔離的優勢。

儘管藍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國際碳減排機制中卻未受到充分認可,因為測量與驗證(MRV)方法尚未標準化。

然而,隨著衛星影像分析技術和海洋沉積物分析技術的發展,情況正在迅速改變。

去年9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正式批准了將藍碳納入國家溫室氣體減排目標(NDC)的新指導方針。

這意味著藍碳項目有機會進入碳交易市場,為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引入大量私人資本奠定了基礎。

我們的國家也在迅速行動。西南海岸的廣大潮間帶是全球藍碳資源。

海洋漁業部宣布,計劃到2030年通過潮間帶鹽沼復甦項目每年額外吸收10萬噸二氧化碳。

這不僅僅是增加碳吸收量,更是一個多功能項目,旨在提升潮間帶的生物多樣性,並促進當地漁民的收入增長。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無序的海岸開發和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是威脅藍碳生態系統的最大因素。特別是儲存的碳有可能再次釋放到大氣中。

藍碳雖然不是解決氣候危機的萬能藥,但無疑是自然基礎解決方案(NBS)中最強大的工具。

現在是時候將海洋視為提升地球恢復力的珍貴資產,而非開發的對象。

恢復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性是降低地球溫度的最確定之路。

×